关键入排标准(初筛):
-
受试者自愿参加临床研究
-
年龄≥18周岁
-
ECOG 评分为 0-2 分
-
有资料证实诊断为MM(IMWG标准,方案附件2)
-
有可测量病灶:血清M蛋白≥1.0g/dl或尿M蛋白≥200mg/24h或FLC比值异常且≥10mg/dl;
-
接受过PI,IMiD和CD38单抗治疗(均需要暴露过)
-
既往至少3线治疗失败;
-
实验室指标符合方案要求:Hb≥6.0g/dl(7天内未输血);PLT≥50×109/L(7天内未输血);LYM≥0.3×109/L;ANC≥0.75×109/L(7天内未接受升白治疗);ALT/AST≤3.0×ULN;肌酐清除率≥30 mL/min/1.73 m2;胆红素≤2. 0×ULN;血清校正钙≤12.5 mg/dL(≤3.1 mmol/L)或游离离子钙≤6.5 mg/dL(≤1.6mmol/L);
-
未接受过FcRH5靶向治疗;
-
不合并其它恶性肿瘤
-
无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需提供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 首次MM诊断相关的骨髓/浆细胞瘤病理报告;
☐ 首次及最新一次的血清M蛋白/轻链的检测结果(蛋白电泳和固定电泳);
☐ 最新一次的骨穿报告;
☐ 最新一次的住院记录/出院小结(需包含诊疗经过和临床诊断);
☐ 最新一次的化验结果(血常规/生化/凝血/hcg(如有));
☐ 最近一次的头部影像检查结果;最近一次的髓外病灶影像检查结果(如合并髓外);
附件2:国际骨髓瘤工作组的诊断标准
附诊断时必须满足骨髓瘤的诊断标准。多发性骨髓瘤的定义为克隆性骨髓浆细胞≥10%,或者活检证实骨骼或髓外浆细胞瘤
a 并且发生下列一项或多项骨髓瘤的典型事件:
-
可以归因为潜在的浆细胞增殖性疾病的终末器官损害证明,具体为:
-
C:高钙血症:血清钙超出正常上限>0.25mmol/L(>1 mg/dL),或者>2.75mmol/L(>11mg/dL)
-
R: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40 mL/分钟b,或血清肌酐>177μmol/L(>2mg/dL)
-
A:贫血:血红蛋白数值低于正常下限>20 g/L,或者血红蛋白<100g/L
-
B:骨病灶:骨骼影像学检查、CT或PET-CT 显示一处或多处溶骨性病灶c,d
-
克隆性骨髓浆细胞比例a ≥60%
-
受累:未受累血清游离轻链比值e ≥100
-
MRI检查发现局灶性病变部位>1处f
a |
应基于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的κ/λ轻链限制性表达确定克隆性。优先采用针芯活检样本估计骨髓浆细胞比例;若抽取样本和针芯活检样本结果不一致,应使用最高值。 |
b |
采用经验证的公式进行测量或估计。 |
c |
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低于10%,则需要至少一处骨病灶以区分轻度骨髓受累的孤立性浆细胞瘤。 |
d |
PET-CT=18F-氟脱氧葡萄糖PET与CT。 |
e |
这些数值均是根据血清Freelite检测得出(The Binding Site Group, Birmingham, UK)。受累游离轻链必须≥100mg/L。 |
f |
每个局灶性病变的尺寸必须达到5mm或以上。 |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其特征是骨髓中异常浆细胞的生长失调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过量产生,最终导致包括骨骼病变、肾功能衰竭、贫血和高钙血症等临床表现。针对MM的治疗,单克隆抗体、抗体偶联药物、CAR-T细胞疗法以及双特异性抗体等多种免疫策略彰显潜力。
FcRH5:MM治疗潜力靶点
新闻速递
2月28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罗氏(Roche)申报的Cevostamab(RG6160)获批临床试验,旨在开发治疗MM。公开资料显示,Cevostamab是一款双特异性抗体,可同时作用于骨髓瘤细胞上表达的Fc受体样蛋白5(FcRH5)和T细胞上的CD3,激活T细胞杀死骨髓瘤细胞,发挥治疗作用。
FcRH5(也称为FcRL5、IRTA2或CD307)是FcRL(Fc receptor-like)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在调节免疫应答和疾病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同于其他B细胞特异性表面蛋白(如CD20和CD19),FcRH5由骨髓瘤肿瘤细胞高表达(表达率接近100%),显著高于正常B细胞。因此,FcRH5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已被鉴定为骨髓瘤中具有吸引力的B细胞谱系特异性表面标记物。
FcRH5xCD3 TDBs:开启MM治疗新篇章
靶点的大小和表位位置在T细胞依赖性双特异性抗体(TDBs)诱导的T细胞活化效率中起着关键作用。Li等人研究开发了一种靶向在所有MM细胞中表达的FcRH5的TDB,并显示了治疗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