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标准
年龄18至70周岁(含18岁和70岁)
根据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确诊为HCC;
1年以内的肝肿瘤标本经免疫组化检测GPC3表达阳性(蜡块或活检)
CNLC分期IIa期,IIb期,IIIa期以及IIIb期或BCLC确定为无法切除的B期(中期)或C期(晚期)的HCC,
Child-Pugh A或B7,且无肝性脑病史
HBsAg阳性或HBcAb阳性者,同时HBV-DNA>500 IU/mL
接受过其他细胞治疗或基因修饰细胞治疗者;
签署ICF前3个月以内接受过针对肝细胞癌的局部治疗,
签署ICF前28天或药物的5个半衰期内接受过任何研究药物或系统抗肿瘤治疗;
签署ICF前28天内,接受过大范围放疗,
签署ICF前28天内,接受过重大手术治疗;
在签署ICF时或单采前4周内任何未控制的活动性感染,
6个内出血病史;
研究者评估肝内肿瘤占位大于整个肝脏的50%;或者存在主门静脉肿瘤癌栓形成,或者肿瘤癌栓侵袭到肠系膜静脉/下腔静脉
筛选期存在控制不佳的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有临床症状,积液有波动或需要反复引流,口服利尿剂等)。筛选期存在体格检查中可检测到的腹水,或由腹水引起的临床症状,或需要特殊处理
Ori-C101 针对的靶标:GPC3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GPC3)是细胞膜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多个研究表明GPC3参与调节细胞分化、增殖、粘附和迁移,在肝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大肠癌等肿瘤高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肝癌组织中GPC3高表达,细胞膜阳性率高达50%以上。研究发现 ,GPC3在肝细 胞癌中 可通过 调节上 皮细胞-间充质 细胞转换(EMT)、活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等机制促进肝细胞癌的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试验药物:靶向GPC3嵌合抗原受体自体T细胞注射液(Ori-C101注射液)
注册分类: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
主要成分:靶向GPC3嵌合抗原受体自体T细胞
辅料:氯化钠注射液、人血白蛋白、冻存液
性状:微乳白色至淡黄色或淡红色混悬液体
规格:20 mL/袋,3.9×10^8 CAR阳性T细胞/袋
给药方式:肝动脉灌注
对照药或安慰剂:无对照组,不涉及
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全称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它是一种通过人体自身免疫细胞来杀死肿瘤的免疫治疗。CAR-T疗法的基本制备流程是:先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T细胞;在体外将T细胞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改造后的T细胞扩增培养到一定数量后,回输给患者以快速识别并杀死肿瘤细胞,当前应用CAR-T治疗肝癌的临床试验靶点主要是GPC3